-
返乡创业卡车司机创造改造10多套农机具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2-21 14:25:38
切根机、开沟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近来,记者在重庆垫江县新民镇看到不少别致的农机配备。一探问,这些配备竟是一位农民工创造改造的。
这位创造家叫黄林国,本年57岁,尽管只需高中文化,但从小喜欢机械。念完高中,出于对轿车的入神,他当上了一名大卡车司机。直到2005年,他和妻子邓小花回来垫江新民镇创业,搞起了栽培。经过近10年的探索研究,黄林国创造改造出10多套农机具,制造本钱低、有用性广,让种田变得更轻松、更才智。
初见黄林国时,他正开着拖拉机翻土、上肥、开沟。“这个旋耕机,便是我自己改造的。”指着拖拉机后边的刀架,黄林国笑着说。
黄林国说,其时市面上一台好点的拖拉机就要几万元,何况只买拖拉机,不引入现代农业设备,照样不能进步果园的现代化水平,他决议自己探索研究创造农机具。
说干就干,他买来农机改善拼装书本,昼夜学习。随后,他从当地的废品收购店,淘来一大堆废铜烂铁,又从建材市场买来电焊、钳子、扳手等东西,搞起农机具创造。
黄林国是浙江台州人,在外打工多年,跟着妻子回到老家新民镇明月村,流转了475亩土地种葡萄,基地每天需求六七十个人务工。“我最缺少的便是人工,那时候就想,要是有个机器协助该多好。”黄林国说。
2012年,黄林国开端测验机械化栽培,但局面并不顺畅,由于大多数农机都是为北方平原地带规划,在南边丘陵地带运用,尺度不对、不服水土。
拖拉机外壳能减则减,底盘方位尽量向下,排气管改善方位……改造后,本来巨大的拖拉机总算能开进大棚了。
“很快我又遇到第二个难题——拖拉机需求拉动旋耕机犁地,可旋耕机是针对北方沙壤土规划的,南边的黄泥粘上去,底子耕欠好。”黄林国说,他调查锄头锄地的方向后,将旋耕机的刀片重新排列,改动视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调整后,黄林国总算能开着拖拉机平整土地了,又快又好。
第一次改造农机成功,给了黄林国经历和决心。随后,他又相继改造拼装创造了开沟机、挖沟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10多套农机具。
凭仗这些“土机器”,黄林国省了不少事,栽培规划渐渐的变大。除了475亩葡萄园,他还种了1100多亩西瓜。
“咱们种葡萄,要把葡萄主根堵截才干长出更多的细毛根,葡萄才长得更好。”黄林国说,切根不能开土,传统做法是人工把洋锹刺进地下30厘米,凭经历和感觉去切。
“一排葡萄40米,一个青壮年一天能切完,那就算能干了。”黄林国介绍,为了更好的进步工作效率,他参阅松土机,买来10把菜刀,拿起几块钢材,自己规划了一台切根机,作用出人意料地好——拖拉机拉动切根机,菜刀从地里一会儿划曩昔,葡萄的主根断得整整齐齐。
“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断根要4个人做一天,所需人工费为320元。假如我用切根机,只需5分钟就完结一排葡萄地,柴油费只需几角钱。475亩地算下来,光人工费就节省近15万元。”说起自己的创造,黄林国有些骄傲。现在在他的果园里,均匀每天只需求10个劳动力。要是没有这些“土机器”,每天至少要150个工人,“现在这些‘土机器’,成了农业出产的好帮手。”
此外,他的这些“土机器”还有助于协助果树养分的吸收。2014年,他结合葡萄树根的特性,创造了全耕机,即使用全耕机将深埋在土里的葡萄树的主根堵截,成长更多的毛细根,吸收地里的有机肥。“防止曩昔有机肥撒面面药,果树未能充沛吸收的状况。”
而在这些“土机器”中,老黄还研发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和滴管设备,并经过出产的根本工艺的改善,完成长途遥控精准上肥和果树灌溉,节省人力的一起,也下降化肥农药的用量。“差不多1亩土地化肥用量削减10%左右,节省农资本钱近300元。”老黄说。
现在,走进黄林国的葡萄基地,现代化的场景随处可见:一排排自动化滴灌设备在大棚里精密运作;水肥一体化管网设备进入到各个果园……
在黄林国看来,自己的这些“土机器”,尽管不及市面上的农机具精巧耐看,但很有用。现在每到农忙时节,邻近一些栽培大户都会找他协助。农户们快乐地说,老黄创造改造的这些“土机器”,帮我们节省了不少出产本钱。
看着我们对他的必定,黄林国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只需农业出产要,我会从始至终坚持搞立异。我还预备去申请专利,让更多的创造走进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