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在全国首先打破青菜头“机收”难题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9-10 08:51:38
重庆日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4月7日上午9点过,在渝东南农科院一块实验田,一棵棵长在地头的青菜头被收成机“咬”下来,再“吐”到一旁的箩筐里,一块地里的青菜头,十多分钟就完结采收。
这是记者在全市晚熟青菜头机收实验演示现场观摩会上看到的一幕。与记者相同感到惊讶的,还有涪陵区珍溪镇石牛村青菜头栽培大户张星奇,他说:“要是人工砍收这些青菜头,一个人需求差不多半响时刻。”
“这意味着重庆在全国首先打破青菜头‘机收’难题!”国家特征蔬菜工业技能系统渝东南归纳实验站站长范永红研讨员说。
青菜头是我市重要的农业特征工业之一,全市终年栽培面积180多万亩,是“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的首要的组成原材料,带动全市20多个区县近百万农户增收。
和张星奇相同,许多栽培户每到青菜头砍收时节,就为缺人手忧愁。张星奇说:“砍收一亩青菜头,需求请3名工人用一天时刻才干完结,而这些工人需求付出400多元工钱,还要‘包饭’,算起来本钱大约有500元。更费事的是,在砍收高峰期,即便再加点工钱,也不一定请得到人!”
涪陵榨菜展开中心主任陈伟介绍,人工砍收本钱要占到青菜头收入约20%,本钱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榨菜工业高质量展开,“完成‘机收’是有用出路!”他着重。
而青菜头要完成“机收”,有必要一起处理两个问题:一是培养宜“机收”青菜头新品种,二是研制青菜头收成机。
从2009年开端,渝东南农科院榨菜研讨中心主任沈进娟带领团队展开青菜头新品种选育。他们将青菜头和大白菜进行杂交,于本年2月成功培养出全国首个宜“机收”青菜头新品种——“渝机6号”。
2018年,市农科院农机所主任宋树民及团队开端对青菜头收成机进行研制。他们经过参阅甘蓝、甜菜等蔬菜收成机和改善水稻联合收割机零部件等,于2022年研制出全国首台青菜头收成机。“这台收成机经过性好、机损低,比较人工采收,功率进步10倍,每亩节约本金160—200元。”宋树民说。
“下一步,一方面将加大‘渝机6号’青菜头推行栽培,另一方面持续改善收成机功能,争夺让青菜头机收技能取得大规模推行,助力榨菜工业高质量展开。”陈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