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大棚育苗:助推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希望之路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5-04-03 10:29:03
在新年到来之际,河南的许多农民们正通过现代化的大棚育苗,点燃了他们增收的希望。来自新乡原阳的种粮大户赵东升对此充满期待:“老屈的苗我放心,不仅质量好,后期还能提供技术指导,我的100多亩地都等着这批西兰花和有机菜花呢。”这样的声音在许昌市建安区小召街道的小屈社区不断传出,展示出农业现代化赋予农民的新机遇。
在这个小社区的军辉农业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内提供着高效的技术上的支持,一台自动化播种机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人们将营养土装好的穴盘放上传送带,完成添土、挖穴、点种等繁琐的播种步骤。合作社负责人屈建设透露,这一批订单将供给约10万株西兰花和有机菜花,预计在50到60天后可以定植,每株的售价约为两毛三分钱,这笔订单将为合作社带来超过2万元的收入。
回首2021年,小屈社区获得上级项目资金221万元,建成了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这为当地的育苗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屈建设在山东省寿光市考察学习了先进的瓜果蔬菜育苗技术后,回到家乡开始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造。通俗地说,就是从传统的土壤育苗转型为在大棚内的苗床培育。
通过这一技改,育苗的效率明显提升,自动控温控湿、自动浇水,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品质还在逐步的提升。“相较于传统种植模式,温室大棚育苗不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科学调节温湿度与光照,有效提升苗圃的质量和抗病能力。”屈建设这种信心,来源于一系列成功的数据和实践。
温室大棚的育苗周期约为40至60天,随着季节变化,合作社每年都有固定的育苗计划——从3月份的西瓜苗、6月份的大棚辣椒、到7月的西蓝花,再到9月与明年1月的越冬有机花菜,每一步都有序进行。今年,这个合作社接到了超过500万株的育苗订单,仅辣椒一项就达到了300多万株,育苗收入总额竟突破了100万元。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20多座冷棚里,工人们也在忙着整地。“如今村里的大棚育苗产业慢慢的变好,我们大家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工作,每天至少挣80块,这种幸福感令人欣慰。”50多岁的村民齐晓玲开心地和记者说。屈建设积极组织复种,上一茬的辣椒已丰收,正在整地准备新一轮的西瓜种植,争取在5月迎来上市,获取更佳的价格。
军辉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了立体种植的新模式,合理规划利用大棚空间,选择性地套种豆类和瓜类蔬菜,逐步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一棚多用、一地多季,变得无比高效。在统一育苗、种植及技术指导的整体计划下,逐步实现了育苗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效益,助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预计2024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过10万元。
农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小召街道办事处以打造精品蔬果为契机,深入挖掘和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提升了蔬果集约化育苗的规模与质量。这样的努力,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增效,更带动了农民的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然,现代科技与农业结合,使得这一块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一过程中,不同的人和事彼此相互关联,共同编织出乡村崭新的图景,传递出无穷的希望与可能。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未来的乡村,必将因每一棵蔬菜的成长而展现出更加绚丽的风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