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河:开拓产业扶贫致富路 改革经营模式奔小康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1-12 20:00:25
河北员网讯(记者毕立峰通讯员许金亭)近年来,河北省清河县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全县建档立卡的4409个贫困户,绝大部分已摘掉贫困户帽子,现有的贫困户仅剩6户18人。这骄人的脱贫攻坚业绩是如何取得的呢?该县县委书记王俊红说:“是变革农业经营模式,唱活产业扶贫大戏的结果。”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清河县着力搭建农民脱贫致富的平台,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暂行规定”,并通过招商引资和鼓励本地有实力的创业人士投资农业。
春风唤得百花开。家住廊坊的赵玉芬,在清河农业招商中通过当地考验查证,果断投资2000多万元,流转了2000亩土地,建设了千亩林场,建起了百亩优质葡萄园,林下搞起了绿色饲养,这一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农村庄园,成了城乡人们向往的热土;本地农民王垂耀原是做羊绒生意的一个企业家,他通过市场调研,看到了绿色农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在家乡流转了600多亩土地,搞起了富硒农业生产……就这样全县陆续涌现出了各类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20多家。
随着规模化农业的崛起,县委县政府又适时制定了“关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扶贫致富的实施方案”,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用工方面开始向贫困人群倾斜。
该县连庄镇规划建设的3.5万亩的农业园区,先后建立了25家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里长年打工和做季节工的农民就有1300多人,长年打工的年收入3万多元,一般季节工,收入大都在一万元以上。垂耀农场每年付给打工农民的工资就达30多万元。西野庄村的郭兴荣老两口是贫困户,老两口都在村金银花合作社当季节采摘工,仅此一项收入就有1.8万元。据悉,连庄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800户1630人,如今尚未脱贫的只剩下1户2人。
在脱贫攻坚战中,由于有合作社的大平台,该县已不满足贫困户的收入跨越贫困线,而是带着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县人民奔小康。
拥有460户2300多口人的新街村地处冀鲁交界处,偏远的地域造成该村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在乡村振兴中,该村党支部顺势而为,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起了50亩大粮食交易市场,市场内提供地秤、脱粒、包装销售、运输车辆租用等服务措施。交易区域覆盖冀鲁豫,日交易粮食800多吨。随着交易市场的火爆,市场内装卸工、包装工、保卫人员就有600多人,同时村里农民还添置了100多辆运输车辆,为购粮商贩运送粮食。一个粮食交易市场不但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全村人高质量奔小康。
农民郝俊杰带着儿子俩人过日子,是村里的贫困户,建起粮食市场后,郝俊杰在市场当上装卸工,年收入达31200多元,实现高质量脱贫。据悉,该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16000多元,比建立粮食市场前翻了一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下一步,将继续按照省委‘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的活动要求,推动和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顺利完成,实现清河的高质量赶超发展。”县委书记王俊红说。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AI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迅速增加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AI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极大的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据介绍,此项年度评选活动是科技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科普评选活动之一,每年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科技公司等单位推荐重大科学技术进展新闻,经专家评审团初步筛选,再由两院全体院士投票选定评选结果。
在发展重点方面,多省市将脑机接口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脑机接口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
守护着这片前不久刚插完秧的稻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努力筛选发掘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可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今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明白准确地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日前,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样一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
依托大科学装置实施大科学工程、组织大科学计划、打造大科学中心,已成为大科学时代下,科学技术创新范式变革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应发挥大科学装置原始创新策源作用,努力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
2024年1月1日,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记录了第25太阳活动周截至目前最大的耀斑,再次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
王蓬博认为,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减少相关成本是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则需要尽可能地创造场景。
风云气象卫星被誉为“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卫星”,它们24小时“瞭望”,时刻观测着全球的风云气象,日夜预报着每天的阴晴冷暖。
未来,“激光木材”在涉及国防军工、民用科技的照明领域,例如远距离岛屿、无接触室内外、深海、极端环境等,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氮-空位色心制备技术,可控制备出相距约200纳米的三个氮-空位色心作为量子传感系统,通过对随机电场探测展示了这种新的量子传感范式。
C919首次执飞“上海虹桥—北京大兴”航线大型客机执行“上海虹桥—北京大兴”航线的商业航班,这是东航C919继“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常态化商业运营之后,C919执行的第二条定期商业航线
许多天文事件,总会在宇宙中绽放“看不见的焰火”——X射线。刚刚发射升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专门用于捕捉这些“看不见的焰火”,可谓是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万头肉牛养殖场迎来了高规格的“牛专家”。